「…其實David Ogilvy唔係咁勁,David Ogilvy係長命之嘛!因為嗱,Burnett又早死啦!Bernbach又早死啦!唯一留低喺世上一路寫書嗰個就係David Ogilvy,咁你就成日覺得David Ogilvy好Q勁。」 廣告一代宗師如是說。 若果其他人咁講,我都費事睬佢。但呢位宗師不單止由O&M入行,更做過O&M大中華執行創意總監,怕且都夠資格批評DO啩? 先鬥長命。Leo Burnett喺1971 年過身,八十歲。Bill Bernbach喺1982年過身,七十一歲。David Ogilvy喺1999年過身,八十八歲。Fact check作用唔大,因為勁唔勁,寫唔寫書,同長唔長命有咩關係,恕我暫時睇唔到。 乜野為之勁,一擺個廣告岀嚟大家心知肚明。但我唔會因為Bernbach好勁,就話Ogilvy唔勁。兩個人完全南轅北轍,一個感性 artistic,圖文並茂,風趣幽默;一個理性scientific,又信 research,周不時長copy:“The more you tell, the more you sell.” David Ogilvy勁唔勁都好,有四樣嘢千祈唔可以睇漏。 第一,佢係唯一有系統、有條理咁同全世界無私分享佢嘅經驗心得嘅廣告人。第二,佢將廣告理論學術化,將本來俾人睇唔起嘅「推銷行業」提升至廣告專業,為廣告人建立應得嘅尊嚴。第三,佢係最有魄力嘅領袖,退下火線之後成立Creative Council,繼續同全世界分公司分享最新心得,同時要各地定時提交創作俾佢親自評審,遠到遠東區嘅小職員,我,都竟然收到佢親筆簽名嘅鼓勵信,喺佢領導之下O&M凝聚咗Madison Avenue上最獨特嘅corporate culture,公司形象歷久不衰。第四,如果Bernbach嘅創意係「驚艷」,Ogilvy 嘅創意就係「經得起時間考驗」,佢打響頭炮嘅American Express “Do you know me?”名人推薦系列可能係廣告史上第一個campaignable實例,不停 evolve咗幾十年。 唔係勁,係長命之嘛! 舊文重溫: 《經典廣告代言人: 美國運通篇》
小夫,我要抽水了!
麥朗謙|想抽水,原來還有「防守」及「進攻」兩種策略。
解構清潔龍阿德「伊伊」帖文之背後操作
清潔龍阿德社交媒體項目負責人現身說法。
假如香港沒有警隊
文:簡兆明 廣告人都說 4As 時代終結,本土主義抬頭,連金帆獎也見風使舵增加「本地薑」專欄。 甚麼是 4As 時代?為甚麼有人懷念那黃金歲月?為甚麼有人覺得它應該壽終正寢? 一切,由創意說起。而不得不提的一個人,是 Mike Fromowitz。 1983 年 Mike 在紐約與 David Ogilvy 會面之後,受命遠赴香港岀任奧美分號 Meridian 創作總監。 1984年第一屆 4As 廣告創意獎舉行,就是後來的金帆獎,香港廣告正式踏入黃金歲月。 Meridian 隨後改組為 The Ball Partnership,兩大創意鉅頭 Mike Fromowitz 及朱家鼎( Mike Chu) 將「波記」記入香港廣告史上創意鼎盛的一頁。 那個年代的創作總監,那個不着重建立自己聲譽?但 Mike Fromowitz 更着重培育新一代,給予下屬機會,透過提高創意水平去提升公司業績及名氣。 「波記」無人不識,但外間只知一個 Mike。兩個 Mike 先後離開「波記」,Mike Fromowitz 去了 BSB,幾年後再岀掌 Batey,每次都在短短幾年間,將一家平平無奇的廣告公司改造成橫掃創意獎的頂班代理,甚至獲選為 Agency of the Year。 2003年,Mike返回加拿大多倫多,我們所說的 4As 時代大約就是那時終結? 任何時代的劃分,有始必有終。4As 時代終結對行業的打擊,不是跨國外資公司的營運維艱,而是一代創意精神的沒落,甚至創意水準的下滑。 正如英國管治終結,我們今日才知道被回歸的香港,最大的打擊,是民主法治人權的沒落,是廉署、警隊的墮落。 […]
Dinner with Mike Fromowitz
By: David Kan Most of us who know Mike Fromowitz look up to him as the legendary advertising guru who inspired and nurtured creativity and built up agencies by raising the creative bar. I have the privilege of knowing Mike as a talented, passionate artist, a loving husband and caring father, and a firm believer […]
經典廣告代言人:美國運通篇
廣告史上運用「名人推薦」最早的例子是美國運通。代言人一開鏡便問: 「你識得我嗎? 」
廣告寫作基本功
[英文版]Jim Carrey一段勵志video是廣告文案的好榜樣。
過期廣告函授課程
(內附原信手稿)廣告人簡兆明(David Kan) 1994年移民加拿大後,收到一位助理藝術總監隔洋問功課:「硬係諗語到橋,點先可以突破?」。結果他寫了四頁紙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