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我們以為一切都完了。
國安法有如死神降臨,一國兩制提早終局,就算有移民後路,走就得做二等公民,留就得活在暴政陰霾下,身邊不少朋友也在掙扎何去何從。
就在此時,看到了Nike這個廣告。
由廣告公司Wieden + Kennedy操刀,湖人前鋒LeBron James配音的90秒「Never too far down」短片只有一個message:跌低唔緊要,最緊要企返起身,沉著應對,總有一日強勢歸來(comeback)。
陳腔濫調,何解能夠登上各大報章雜誌,上架兩日就有萬多個Likes?因為每位在短片出現過的星級運動員,都是「死過翻生」的精神代表:除了LeBron James,還有網球女王Serena Williams、高爾夫名將Tiger Woods、C朗拿度和網球國手Rafael Nadal等。
Nike在影片附文解釋,在LeBron James、Serena Williams和Tiger Woods的故事裡,我們看到自已的影子——我們的決心,勇氣同希望。 「No matter how far down we maybe, you’re never too far now to come back」這句由他們表述,最有資格。
對於LeBron James,無論是2010年的「The Decision」風波還是2011年失落NBA總決賽冠軍,都是人生谷底。他卻在2016年NBA總決賽為Cleveland球隊取得近52年來首個冠軍。
Nothing can stop US 💪🏾🚀👑 https://t.co/ZSO5mftKW5
— LeBron James (@KingJames) May 23, 2020
曾拿下23座網球大滿貫賽冠軍的Serena Williams,生孕後因為血栓問題做過四次大手術,一開始連走路都難。2018年更以0-6比分慘敗因而退出羅傑斯盃(Rogers Cup),情緒一度受困。久病復出,去年雖然與大滿貫冠軍失之交臂,但傷癒後的她與金盃也就只有一步之遙。
15座大滿貫冠軍得主Tiger Woods也經歷過四次背部手術的低潮,自2008年美國高爾夫球公開賽(U.S. Open)奪冠後就一直成績平平,排名更曾跌出一千名外。他卻在去年美國大師賽(The Masters)以13杆力壓群雄,相隔11年再奪大滿貫錦標,被稱為“The greatest comeback in sports history“。
起用代言人的弦外之音
Nike的廣告代言人的確貫切了「Just Do It」的精神。
記得兩年前Colin Kaepernick的黑白平面廣告嗎?
球星Kaepernick因不滿美國警察欺壓有色人種,在2016年某NFL比賽唱國歌時單膝下跪表示抗議,事件立刻被炒起,Donald Trump更在Twitter出言譴責,令Kaepernick不再獲得球隊僱用,絕跡NFL。兩年後Nike卻無懼政治因素,起用他作為品牌「Just Do It」30周年的代言人,為Kaepernick抱不平的態度,呼之欲出。
該輯廣告雖令Nike備受千夫所指,股價受消息刺激下跌後一週內便已回升,銷售量更據報比去年同期上升17%。
同樣出自Wieden + Kennedy手筆,Nike在1987的首個大型電視廣告更用上John Lennon政治味濃的名曲《Revolution》作為宣傳歌曲,第一句便是歌詞「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你說你想搞一場革命)」。
《Revolution》一曲寫在1968年The Beatles樂隊在印度禪修之時。那年正值冷戰,亞洲正經歷民化大革命和越戰,反越戰的抗爭運動蔓延至倫敦及巴黎。John Lennon的《Revolution》就是他對抗爭運動的反思。
廣告片引起當時美國民眾及媒體的公憤,被批扭曲歌曲原意,飽受抨擊,卻為Nike帶來意想不到的宣傳收果,銷售額於接下來的兩年據報翻了一倍。
今次「 Never too far down」是Nike宣傳平台「You Can’t Stop Us」的最新章。
廣告旨在鼓勵社會在疫情下,局勢再不利,也要沉著應對,有朝一日逆襲歸來。看在香港人眼裡,百感交雜。文案譯本如下:
「我們都曾經被人低估、排擠過。那些時刻,令我們以為一切都完了。但每當不再被賜予機會的時候,我們總是設法找到那最後一絲力氣,繼續奮鬥。」
「而就在沒人認為我們能做到,甚至自己也沒想過可以做到時,我們卻能一次又一次,在一切不可能中浴火重生;在看似絕望的困局找到出路;在早該被人遺忘的時候強勢回歸。」
「我們現在爭取的,遠超於一個獎座。如果體育教曉了我們一些東西,那就是無論我們再落後於人,當我們決心要逆襲歸來,永遠不會太遲。」
香港人,共勉之。
延伸閱讀:如何選對代言人